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名家书法书籍册页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名家书法书籍册页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册页书法有收藏价值吗?
有。无论从收藏价值、投资价值,还是艺术价值来看,手卷、册页都是远高于普通幅面书画的。
一般情况下,画家所创作的页册作品量只占个人创作的极小一部分,所以名家手卷、册页还是非常珍稀的艺术品。另一方面,手卷、册页便于保存,易于携带,这一艺术品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升值空间。
你如何看待著名书法家荆霄鹏老师自己绘格并书写的《心经》册页楷书作品?
如何看待荆霄鹏的书墨境?
荆霄鹏田楷,写的极致。不得不承认功夫下了一番。
对于书法艺术,楷书也是景观之一,以楷写吡罗蜜多经,还是有佛意。
中规中矩,书墨虔诚,对得起自己的佛心。书法表现,需要大彻大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佛释道融合的欣赏性。推崇道法自然。无挂碍之心境,超脱尘俗。儒家的虚怀若谷的理念。
知其书墨的严谨正肃,具有美的间架结构,从认真打格子,甚而以尺度量衣定做,可见一丝不苟,也证明田氏楷书的精微布置,达及整齐有行有列,字字布阵整饬有度有序。
书法的技巧,在于初学阶段的认真劲,方有此情景,至于艺术还是自然性。
祝书者荆霄鹏,写出这幅心经,展示崇尚佛意的书墨表现。
给力。
感谢这位朋友的邀请,对于这个问题,我发表一点个人看法,希望大家发表不同的观点,我们共同讨论!
荆霄鹏老师,是当今书法界一位非常有名的青年书法家,书法爱好者都知道他师从田英章老师学习书法,但是荆霄鹏老师从小就酷爱书法,在上初中时,偶然得到一本庞中华老师当时出版的字帖,爱不释手,逐字临摹,从那个时候,就更加对书法心驰神往了。
荆霄鹏老师对待书法和书法作品是非常严谨的,他书写的一些作品,不论是硬笔还是毛笔,基本上都是自己用中性笔打格子,其实叠格子和打格子也是一个书法家必备的能力,甚至还有从看打格子的水平来判断书法水平的说法。
荆霄鹏老师这次书写的《心经》作品,也是自己打的格子,有图为证:
这是荆霄鹏老师为书写前所做的准备工作。这一丝不苟的线条就像荆霄鹏老师严谨的楷书。
据悉,光是画格子就用了两个小时,这份耐心和对于书法作品的庄重值得我们学习。我估计能用两个小时去打格子的人已经很少了,而能有这种恒心的人做什么事情不能成功呢?这实在是一种强大的激励力量!
在这样一张空白的宣纸上进行一番操作,其难度可想而知,相信荆霄鹏老师也是经过了一番精心安排的,毕竟下手就无悔了。
在书写正文的时候,据说用了三个半小时,这楷书写得端庄严谨,一丝不苟,全文260个字熠熠生辉,令人看了心生好感!
熟悉荆霄鹏老师书法的人都知道,荆霄鹏老师的楷书虽师从田英章老师,但却有自己的理解和风格,因此,又是另外一种美感,整个作品显得安静,严肃,但是字字又是活泼的。
按照这样算来,荆霄鹏老师为了写这样一幅作品花费了半天的时间,所以,这份心境值得我们感悟,这样的态度也值得我们学习!
对此,你怎么看呢?欢迎大家留言,感谢您的关注!
备受争议的颜真卿《双鹤铭》拓片和册页,真的是庸手之作吗?
我是一人。颜真卿的字“千姿百态”,有真有伪。
颜真卿的”作品“是历代书家最多的,伪作和托名之作非常的多。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颜真卿在书法界名声实在太大。
而且颜真卿历史上口碑极佳,封鲁郡公,并且谥号“文忠”。并且颜真卿的字自身本身就有分歧,各种各样的。
颜真卿楷书《麻姑仙坛记》如下图。
颜真卿《多宝塔碑》如下图。
上面两个字是同一个人写得,导致很多人觉得所有的字都可能是颜真卿写的。
可是颜真卿的《双鹤铭》,一直以来备受争议。自清末以来,各地陆续出版发行了名为“颜真卿双鹤铭”或“颜鲁公双鹤铭”的字帖,比如文明书局、上海尚古山房、安东宏业号印书局、上海福禄寿书局。
一、《双鹤铭》与颜真卿的楷书作品存在差距。
颜真卿的《祭侄文稿》为天下第二行书,应该说他以行书见长,但并不影响其楷书的历史地位,著名的颜体书法主要指的是他的楷书,历代学颜体楷书者众多。长期以来,学楷书者多以颜、柳、欧等著名书家为楷模,是因为唐代为楷书承前启后的形成、成熟期,在继承前人创立新楷书的过程中,必然形成书家理解不同、风格各异的局面。正由于唐代所有书家的楷书都是在继承魏晋及以前书法的基础之上,因而形成了各家楷书既独具风格又极具古风的时代风貌。颜真卿的楷书也是如此。
而《双鹤铭》作品应该算是典型的颜体楷书,但与颜真卿本人的楷书作品还是存在差距,表现在:
1、时代气息不同。颜真卿楷书继承魏晋风格,有明显的魏碑风骨;《双鹤铭》有明显的近现代馆阁体或刻印体风格。
2、作品布局不同。颜真卿楷书以每个字最优化为标准,上下左右布局并不十分拘泥;《双鹤铭》上下左右严格对齐,没有跨越。
3、字体结构不同。颜真卿楷书字体果敢大气,结构跌宕起伏;《双鹤铭》字体结构谨慎安排,讲求一致。
4、笔画特点不同。颜真卿楷书笔划大胆而有张力,坚定而又灵动,极为注重笔势;《双鹤铭》运笔中规中矩,变化不大。
二、然而,学习颜体楷书并不易。纵观历代学习颜体楷书的情况,除非有了自己的变法,否则,学到所谓以***乱真程度的书家,也不是很多。《双鹤铭》颜体楷书虽然与颜真卿本人作品存在不少差距,却也算是一件很好的作品。不过,若以《双鹤铭》为字帖去学习颜体楷书,倒不如直接以颜真卿本人的作品为蓝本,可以事半功倍。
练习毛笔行书有什么好的字帖[_a***_]?
【麓风轩】书法公益课堂,今日分享书法学习***——
关于毛笔行书的取法,建议取法二王一路,当然从“取法乎上”的角度考虑,直接取法王羲之为佳,因为后世名家行书,基本上都有王羲之的影子。
今日推荐的是王羲之《兴福寺半截碑》,此碑为集王书十大家之一,其名声仅次于唐怀仁集王书《圣教序》,其实古人认为它比《圣教序》更加传神。
据说,唐代怀仁和尚等人花20余年时间集出王羲之《圣教序》以后,受到皇上的嘉奖,一时集王字成风。其中就有唐代兴福寺僧人大雅等人又集了王羲之行书《镇国大将军吴文碑》(简称《吴文碑》),721年(***九年)立于长安,徐思忠等刻字。
后因不明原因沉睡地下几个世纪,明万历年间出土。因出土时仅存下半截,故称“半截碑”。因只有半截,未受重视,长期被弃置西安城南城隍庙中。后来一位叫王尧惠的人看见了,向当时郡守报告,将该碑移至西安泮宫,方才名扬于世,现该碑存西安碑林。
《兴福寺半截碑》行气流畅,摹刻精良,为研习王羲之书法之重要碑刻。后人推《圣教》为集王字第一,《兴福寺半截碑》仅次于《圣教序》。其实,《兴福寺半截碑》在很多地方优越于《圣教序》,简单说就是更加“传神”。
行书的字帖有很多,经过历史验证的,大家都在学习的就是好的。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选择:
性格平和的,可以选择王羲之,赵孟頫,李邕一路。
性格大气的,可以选择黄庭坚,王铎等。
有点小怪异的,可以选择米芾,张瑞图等。
主要还是自己喜欢哦,又切合你的风格。
谢谢邀请!前一段时间回答过一个类似问题,再***过来您看看,是否有帮助。
我认为自古以来,行草、行楷,包括行书最好的还是王羲之的字,无论古今书法家怎样创新,其实都没有跳出王羲之的规范,建议学习行草、行楷书优先选择“二王”体系的字帖。
一、王羲之的行书是当之无愧的行书之宗、天下第一,初学临摹应当首选。
行书应该是楷书和草书出现之后发展起来的书体,行楷则是介于行书和楷书之间的书体。楷书在在魏晋时期由隶书发生第二次隶变之后诞生的,这个时期正是王羲之书法最成熟的时期。在这个时期,王羲之的楷书、尤其是小楷达到了高峰,其行书也在草书和楷书的基础上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兰亭序》就是在这个时期写就的,唐太宗李世民视国珍宝,死后还要带到墓中,他把《兰亭序》誉为天下第一行书,也奠定了王羲之在中国书法文化史上的书圣地位。
王羲之的书法不仅是唐太宗推崇,他的楷书、行书、草书均被后世所临习,其书风遗韵一直延续到今天。
初学王羲之的行楷、行书和行草,建议从《圣教序》、《十七帖》和《兰亭序》入手学习,尤其是《圣教序》可以作为入门书帖。
二、同时学习“二王”体系的书法名家行书,可以取得相辅相成的功效。
王羲之以后的书法大家,不少是传承了他的书法风格的,在笔法、结构等方面同“王体”书法一脉相承。比如唐朝的欧阳询、元朝的赵孟頫等。
学习行楷书法,在学习王羲之的同时,兼学赵孟頫的书法也是不错的选择。赵体楷书本身就带有行书韵味,很多书家也称他的楷书为行楷。如果要学赵氏行书,他的“秋声赋”、“秋色赋”都很好,其他类似的墨迹书帖也很多,完全可以临摹学习。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名家书法书籍册页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名家书法书籍册页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