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名家书法作品惊蛰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名家书法作品惊蛰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二十四节气关于惊蛰的资料:惊蛰对联?
惊蛰是一年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春天的3月5日或6日 ,是惊蛰节气。从惊蛰节气开始,春雷涌动震响天际,惊醒了蛰伏在地下冬眠的昆虫 ,枯萎的草木开始发芽,慢慢长出嫩绿的叶子。
惊蛰的对联:
惊醒五岳雷新响
蛰伏一冬虫始出
吟咏“惊蛰”的对联有:
震蛰虫蛇出;
惊枯草木开。
惊醒五岳雷新响;
蛰伏一冬虫始出。
董必武是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
他生于清光绪十二年正月三十日(1886.3.5)。这天正值惊蛰。1963年,董必武重游党的“一大”旧址之一的浙江嘉兴南湖纪念馆时,所撰一对联特意用惊蛰雷响比喻,句为:
烟雨楼台,革命萌生,此间曾著星星火;
风云世界,逢春蛰起,到处皆闻殷殷雷。
陈鹤琴是中国现代儿童心理和教育研究的开拓者。他生于清光绪十八年二月初七(1892.3.5,是日惊蛰)。有嵌名题赠对联云:
请问“辰”字的演变发展如何而来?
汉字的字形演变经历为: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楷、行、草几个阶段,隶书是古今字的分水岭,前为古文字,字形为象形。后为今文字,字形具有象征性。
甲骨文是刻在龟甲上的古文字,因时代久远,能识能辩仅千余字。 金文也叫钟鼎文,是商、西周、春秋、战国时期铜器上铭文字的总称,可以识别的金文字有2400多个。大篆指西周后期至秦朝之间的,更具规范化的古文字,字形结构趋向整齐,逐渐离开了图画的原形,奠定了方块字的基础。大篆是相对小篆而言的。小篆又名秦篆,为秦朝丞相李斯所创,由大篆省改、简化而成。 隶书是在篆书基础上,为适应书写便捷的需要产生的字体。在简化小篆的基础上,又把匀圆的线条变成平直方正的笔画,是汉文字发展史上的一个转折点,字形多演化为方形文字,是古文字与今文字的界河。
楷书、草书皆由隶书发展而来,一规范,一随性。行书介于楷草之间。但楷、行、草不存在字义的异同,主要是字形的演变承现。 因此我们辩习文字字义的演变,是从甲骨文、金文、篆书入手,演其字形,辩其字意,观其发展脉络,达到追源究义的初衷。
辰字 ,甲骨文字形为一个挥动双手的人拿一个尖头的农具(有说为手握蛤蚌壳做的农具,有解释为手执石锄的),所以甲骨文中,辰是农耕的意思。
金文 加了个“止”,强调下地、劳作。篆字,意为荷锄下地。还与农耕有关,但到隶书时已无农耕的意思,只有星辰、时辰的意思了。
辰,象形字
最早的是甲骨文中的“辰”字,所像不明。
中后期的甲骨文有人认为是手持蛤蜊制的农具蚌镰形,或者是用手挖出藏在地下的躯体蜷曲而有环节襞纹的蛴螬、豆虫一类的农田害虫,其上部是象征地表的短横,整个字就像蛰虫在惊蛰时苏醒后蠢蠢欲动的样子。
到了西周的“金”字文中演变成为了像蜃蛤的样子,人们认为是“蜃”的本字。
也有一说为像蛴螬卷曲的样子
然后到了“金文”晚期,“辰”字突出了“手挖”,由此演变为《说文解字》古文中的“辰”字和小篆中整齐化的“辰”字。最后由小篆字形经过隶书字形。如图:(没有找到隶书所以乾隆体代替的哈)。后楷书写作“辰”。
在字义上,“辰”字的本义是“蛰虫在惊蛰时苏醒后蠢蠢欲动的样子”。当然也有很多引意就不一一说了。
(甲骨文之辰,小篆之辰)
甲骨文中,已有“辰”字,如“一期.佚604、佚383”及二期、三期、四期、五期等共十余片甲骨上均见。
徐中舒先生的解读很可供参考。
他认为,商代,以蛤蚌一类的壳为镰,即所谓“蚌镰”——商代遗址中有出土。制作方法,是于蚌壳背部穿二孔,以绳索缚于姆指,即可掐断禾穗。 甲骨文“辰”字,正象缚蚌镰于指之形——上部,“厂”象蚌镰,本应为圆弧形,因以刀笔契刻,故为方折角;下部,象以绳缚于手指之形。 蚌镰取自蛤蚌一类,后来遂由“辰”字新造“蜃”字,以称蛤蚌一类。 又,古籍中“大辰星”,即天蝎座a星,与前后相邻二星所连成弧线,与农具之“辰”形状相像,故古人以“辰”命名之。
许慎《说文》曰:“辰,震也。三月阳气动,雷电振,民农时也,物皆生”。他是在“大辰星”及其运行的角度来解释“辰”的。
“辰”的本义是“蚌镰”。在甲骨卜辞中,其另外重要含义之一,是“地支”之一。此外,“辰”也有了“震”的转义。另,“辰”还是方国名。 (甲骨文之蓐字)
甲骨文里,由“辰”新造了“蓐”字,不过,是上“艹”下“辰”,不是掐禾穗而是除草的意思。及至周和秦汉,这个字变成了“蓐”。同时,也有了“辱”字,为会意字,本义为“误农时”。
这个时候,“辰”则完全是星宿和地支的含义了。另外又新造了“蜃”、“震”、“振”等字。 (甲骨文之娠字)
有意思的是,“娠”字,在甲骨卜辞中已然有了,既是形声字又是会意字——怀孕而“身动也”。
倪宽的历史贡献是什么?
倪宽,西汉千乘郡千乘县(今广饶县)人,汉武帝时期的重臣,精通经学和历法,尤善文辞,历仕廷尉、掾举侍御史、中大夫、左内史、御史大夫,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经学家和水利专家。
倪宽画像
经学家
倪宽还是西汉早期经学博士之一,毕生致力于《尚书》章句的研究和传授,是西汉今文《尚书》欧阳学说开创者。倪宽师从欧阳生学习《尚书》,后将尚书传授给欧阳生的儿子欧阳世。自欧阳生研读传播《尚书》创建欧阳尚书学派至欧阳歙,共八世,都成为《尚书》博士,史书称“欧阳八博士”,形成独树一帜的《尚书》欧阳学,倪宽在欧阳尚书学派的传承和发扬中功不可没。
水利专家
倪宽担任左内史期间,负责治理京城长安所在的关中地区民政。秦时在关中地区修建了郑国渠,两岸农民深得灌溉之利,土地肥沃,田赋是第一等的,是汉朝赋税的重要来源。倪宽深入民间了解到,郑国渠上游南岸高卯之田仍然十年九旱,“百亩之收,不过百石”,仍有大批民众衣食不足。倪宽经过再三考证,上书汉武帝,首倡在郑国渠上游北岸开凿沟渠,从郑国渠以北的冶峪、清峪、浊峪等六条河流引水灌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倪宽主持修建了“六辅渠”。据《陕西通志·水利》的“关中古渠图”,六辅渠位于郑国渠和白渠之间,三项工程互通互济,两岸高卯之地得到充足灌溉,原来的郑国渠发挥了更大的效益,不久关中地区出现农业丰收、经济繁荣的局面。
倪宽不仅重视水利工程的兴建,更注重工程的管理和运用。他制定和颁布了关于合理用水制度的《水令》,要求百姓按令用水,上下相安。倪宽所定《水令》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农田水利法规,这是农田水利管理史的一个重大进步。
倪宽雕像
倪宽在任期间,还治理了危害当地百姓二十余年的黄河水患(公元前133年决口),安定了灾区民众的生产和生活,并且积累了丰富的治水经验。
《太初历》的创制者
倪宽的成就,对后人来说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其中最值得令后世称赞的,就是他为汉朝制定了新的立法《太初历》。在汉朝初年,朝廷的方纲大纪都是刚刚建立,还没有经过实践的检验。统治王朝所用的历法还是沿用秦朝所流传下来的。这个历法有着很多的错误,比如说朔晦月建、弦望满亏。已经不太适应时代的发展。因此在元封六年,公孙卿和司马迁等人建议修改历法。汉武帝接受了这个建议,于是就叫倪宽了主持修改历法这件事。
于是,倪宽就召集人手,开始了新历法的制定,这部历法,就是汉朝的《太初历》。。在这部历法中,倪宽推定一个回归年的时间为365.38515天,一个月的时间为29.4381天,这已经是一个十分精准的数字了。同时在太初历中,倪宽以一月作为岁首,改变了颛顼历以十月作为岁首的纪年方法。目前我们现在依然沿用《太初历》中以一月作为岁首的计时方法。这说明《太初历》对我们现在生活的影响极大。不仅如此,倪宽还把二十四节气编入了《太初历》中,将没有中气的月份编为闰月,十九年设置了7个闰月。经过上千年的演变,太初历也慢慢地变成了我们现在所用的农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