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郭忠恕书画作品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郭忠恕书画作品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关于学习隶书,请问各位书家认为有哪些比较好的字帖推荐?
  2. 名位,《天下十大行书》之十的李建中《土母帖》,如何欣赏与学习?

关于学习隶书,请问各位书家认为有哪些比较好的字帖推荐?

你好,我是兰石学书法,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一般咱们现在说的隶书都是指的汉隶,因为隶书的兴盛和发展成熟于东汉。汉隶笔法日臻完善,风格多种多样,目前留下的汉碑大概有一百多种,比较有名的有《张迁碑》、《礼器碑》《乙瑛碑》、《前后史晨碑》《曹全碑》《华山庙碑》等。

郭忠恕书画作品,郭忠恕书画作品图片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我个人觉得如果是初学隶书最好是选择《曹全碑》,我自己开始学隶书的时候就是从临习《曹全碑》开始的。《曹全碑》字体清丽娟秀,结体扁平匀称,舒展飘逸。用笔以圆笔为主,方圆兼备,美妙多姿,是汉隶成熟期飘逸秀丽的典型代表。因为秀美并且舒展,以扁平为主,点画极有规律,变化不是太多所以特别适合初学者

当然如果你不喜欢秀美这一类型也可以选择朴拙雄浑类型的,我觉得选择字帖也要看眼缘,自己必须喜欢才能坚持下去。所以你可以多看几种隶书字帖,挑出自己最喜欢的来临习,这样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拉拉杂杂说了这么多希望对你有点用,谢谢。下面是我临的隶书,见笑了。

郭忠恕书画作品,郭忠恕书画作品图片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隶书,起源于秦,秦简是最初的书写形式,但只是最初期的隶书,我们现在所说的隶书其实是汉隶,它是在东汉发展成熟的,著名的又《礼器碑》、《前后史晨碑》、《曹全碑》等,初学隶书者建议选择《曹全碑》,它字体娟秀、端庄、舒展、流畅,美妙多姿,变化不多,特别适合初学者临习,一点建议,仅供参考。


个人认为隶书入门学《乙瑛碑》较好。是汉隶之最可师者。第一是因其比较清晰。(因有的碑文漶漫不清,无从下笔。)第二是用笔浑厚雄强,结构开张;遒劲有力,静穆端庄。所以一开始临帖,学《乙瑛碑》好上手,容易得笔,练出功夫。

再就是《肥致碑》,由于此碑出土晚,没遭受风凌雪欺。刀口清晰,笔笔明白。造型方正,有《张迁碑》之风神。韻高致远,古朴无华,气息淳厚,愈品愈妙。如饮醇醪,回味悠长,确实妙不可言!

郭忠恕书画作品,郭忠恕书画作品图片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时下有很多人学隶从《曹全碑》入手,我觉得不可取,因《曹全》用笔纤细绵软,形态娟秀。当然可以借鉴。

另外《华山碑》、《史晨碑》也均为上品,都须细心研究,着意揣摩。唯有融铸百家,方成大器!


我来推荐几个:

隶书的碑帖《乙瑛碑》、《史晨碑》、《礼器碑》、《孔宙碑》、《石门颂》、《华山碑》、《曹全碑》、《西狭颂》、《张景碑》、《张迁碑》等等。

如果入门用的话,我建议学习以下两种

其一 《张迁碑》 以格调高古、浑厚雄强著称于世。细品其碑,颇具“大巧若拙”的风范,历来习隶者对此碑皆赞赏有加。

《张迁碑》的字形以扁平为主,间以长、方为辅,风貌古雅、朴茂自然。一般横向开张, 纵向收敛,重心多偏下部,这是抽朴类书风在结构上的个共同特点

《张迁碑》单字内部的空间切制,关系复杂。这是由于各线条组合形式的丰富而引起的,于是呈现出或者平衡、或者不对称、疏密跨度较大等多姿多彩的空间造型。

其二,《曹全碑》 是汉朝著名隶书碑刻,其特点字型秀美线条粗细变化大,中宫紧实,主笔突出。书写动作潇洒飘逸有篆书笔意,是隶书代表作之一。

《曹全碑》的用笔以藏锋、圆润为主,同时辅以露锋笔法和方折体势,因此能柔中见刚。

以上内容是我推荐的两种碑帖,资料收集于网络。

名位,《天下十大行书》之十的李建中《土母帖》,如何欣赏与学习?

北宋初期的书法,承袭唐人的传统,以丰肥为美。李建中是北宋初期的书法名家,他的书法骨肉停匀,神气清秀,对宋代书家有很深的影响。除了黄庭坚曾以“肥而不剩肉”的世间美女赞誉他的字之外,《宋史》本传中,也称赞他“行笔尤工,多构新体,草、隶、篆、籀、八分亦妙”。

这幅作品又名“土母帖”,是李建中存世墨迹的代表作。天下十大行书之一,土母帖排第十。 作品中,字的结体紧密而修长,用笔沉着而丰腴。虽写的是行书,但起笔、收笔处仍见严谨的楷法笔意,可看出不少唐人书法的特质。此外,由于尺牍内提及“新安门”,地近洛阳,所以推测这是李建中晚年居住在洛阳时所写。

历史有时有很多巧合,很多事似乎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公元945年,那位写下“天下第五行书”《韭花帖》的“尚意书风之祖”杨凝式辞世,也是在这一年,李西台李建中出生,而此人的书法一生受杨凝式影响极深,成为杨风子与“宋四家”连接的纽带。

书法史上,杨凝式之后,五代末、宋代初的书坛,一派寂寞衰败气象,这一点与宋末极为相似,而此时的李建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李建中虽出生于五代,但其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宋朝度过,他对杨凝式书法钦佩至极,在他的作品中很容易找到《韭花帖》的痕迹,如字势的收敛,对用笔细腻度的把握, 尤其是拉开字距、行距,造成宽阔疏朗的构成空间,与《韭花帖》如出一辙。

李建中传世之作不多,较能反映其艺术成就的是所谓的“西合六帖”:《土母帖》、《同年帖》、《贵宅帖》、《屯田帖》、《左右帖》、 《斋古帖》等,而《土母帖》是其代表作。

《土母帖》行笔沉著稳重,法度严谨。结体凝重,字形以纵长为主。章法行距宽疏,字距拉开,行气清新浓郁,格调高雅。

李建中书风与唐、五代相近,受杨凝式影响尤深,对开启宋代尚意书风有直接影响。

《土母帖》临习时须注意:

1、用笔沉稳,行笔精劲,提按有度,线条内敛,有欧阳询意韵。

2、通过少量的“撑笔”和随意的笔调,增添些许活泼和灵动。

3、字形结构浑厚严谨,雍容多姿,唐人遗风时有显现。

要了解书法首先得了解书法家及其朝代背景,历史文化

李建中(945~1013),字得中,自号岩夫民伯。汉族,京兆(今陕西西安)人。北宋书法家。曾任太常博士、金部员外郎、工部郎中、西京留司御史台等职。被人称“李西台”。流传至今的李建中书法墨迹比较少,“土母帖”是李建中存世墨迹的代表作,天下十大行书之一,排名第十。

《土母帖》,行书,纸本,纵31.2厘米,横44.4厘米。凡十行,每行字数不一,共一百零四字,现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都知道唐朝的文化中以丰肥为美,所以受到唐文化的影响,北宋的书法审美也是以丰肥为美。

“土母帖”中文字的结体紧密而修长,用笔沉着而丰腴。虽写的是行书,但起笔、收笔处仍见严谨的楷法笔意,可看出不少唐人书法的特质。少数字用草法,用笔中锋,行笔沉著稳重,法度严谨,深得欧书神韵。

李建中的书法对宋代的书法有不小的影响。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郭忠恕书画作品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郭忠恕书画作品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