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名家书法王羲之兰亭序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名家书法王羲之兰亭序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现存王羲之兰亭序是谁写的?
现存的《兰亭集序》当然都不是王羲之的真迹,目前主要有唐代冯承素摹本(神龙本)、虞世南摹本、褚遂良摹本、欧阳询摹本,宋代米芾摹本、薛绍彭摹本,元代赵孟頫、俞和摹本,明代有唐寅(唐伯虎)、张誉和董其昌的摹本,当然,这些都是著名的传世摹本,至于,临写《兰亭》者,可能不止以万计了。
王羲之书法作品尚无一件真迹存世,我们现在所知的王羲之作品均为摹本 。王羲之的真迹已无存世,据说唐太宗李世民极爱王羲之书法,把天下民间所藏都收到宫中,死后带入坟墓陪葬。现存都是摹本,是由高手双钩描摹出来的。元明以来唐朝的摹本就被当成珍品看待。清朝,即使将公私收藏的王羲之墨迹都统计在内,数量也不过几十纸。在王羲之离开人世一千六百年后,唐人的摹本也成了凤毛麟角。
据史书记载,《兰亭序》在扬季唐太宗李世民遗诏里说是要枕在他脑袋下边。那就是说,这件宝贝应该在昭陵,而不在乾陵。但在五代时期的耀州刺史温韬将昭陵盗了,然而在他写的出土宝物清单上,却并没有《兰亭序》,因此专家推断,《兰亭序》在乾陵里面。
王羲之的十首最有名诗之一《兰亭序》内容是什么?
兰亭集序是王羲之书法艺术的代表作,是我国书法艺术 史上的一座高峰,它滋养了一代又一代书法家。
在结构和章法上以情感为线索,叙中有情,以情说理。第一段在清丽的境界中,着重写一“乐”字,由乐而转入沉思,引出第二段的“痛”字,在经过一番痛苦的思考后,不觉感到无限的悲哀,最后以一“悲”字作结。情感色彩迥乎不同,前后过渡却妥帖自然。?
作者以其精妙绝伦的书法书写这篇文章,真迹据说被李世民置其墓中,但从唐人的摹本中,仍可见其“龙跳虎卧”的神***。《禊帖》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董其昌《画禅室随笔》说:“章法为古今第一,其字皆映带而生,或大或小,随手所如,皆入法则。”
现在陈列在兰亭王右军祠内的冯承素摹本(***品),真本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上面钤有“神龙”(唐中宗年号)小印,是断为唐摹的一个铁证。“神龙本”是现存最接近 王羲之真迹的摹本。因其钩摹细心,故而线条的使转惟妙惟肖,不但墨色燥润浓淡相当 自然,而且下笔的锋芒、破笔的分叉和使转间的游丝也十分逼真,从中可窥王羲之书写 时的用笔的徐疾、顿挫、一波三折的绝妙笔意。
《兰亭集序》是世人公认的瑰宝,始终珍藏在王氏家族之中,一直传到他的七世孙智远,智永少年时即出家在绍兴永欣寺为僧,临习王羲之真迹达三十余年。智永临终前,将《兰亭集序》传给***辩才。辩才擅长书画,对《兰亭集序》极其珍爱,将其密藏在阁房梁上,从不示人。后被唐太宗派去的监察史萧翼骗走。唐太宗得到《兰亭集序》后,如获至宝。并命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等书家临写。以冯承素为首的弘文馆拓书人,也奉命将原迹双钩填廓摹成数副本,分赐皇子近臣。唐太宗死后,侍臣们遵照他的遗诏 将《兰亭集序》真迹作为殉葬品埋藏在昭陵。
东晋穆帝(司马聃)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初三日,王羲之和当时名士孙绰、谢安和释支遁等四十一人,为禊事活动,在兰亭宴集。与会的人士都有诗作,事后把这些诗篇汇编成集,《兰亭集序》就是王羲之为这个诗集所写的序言。序,文体名,是对书籍和文章举其纲要、论其大旨的一种文字,相当于引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