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在线书法比赛作品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在线书法比赛作品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怎样把参赛书法做成电子版?
答:作品要摆平整;光线要柔和均勺,最好是自然光;书法作品的内容要完 整地拍下来。
用数码相机把完成的书法作品拍成照片,注意四个角不要有变形的情况,就是说要拍出正面的照片。
然后用photoshop软件把照片处理成黑白的电子版。
书法比赛的格式怎么写?
1、从右边开始顶格向左边写,多行的字最后一行不能够少于俩个字。再低于正文落款。款识下空一个字的距离拎印。 2.对称的俩行字写在中间。可以有上下款,也可以只有下款,上下款和印章都要小于正文。
横幅:正文有三字四字多字不等。款识可以写在正文下面,也可以写在俩边。字也不能比正文大。印不能少。
祝贺书法大赛获奖的诗词?
荣获书法大赛殊荣,真乃喜讯传天下。笔墨飞扬,字句流畅,展现了您卓越的艺术才华。诗词之美,如行云流水,抒发了心灵的深情。
墨香浓郁,意境深远,彰显了您的独特风***。此殊荣实至名归,是您辛勤努力的结晶。愿您继续砥砺前行,书写更加辉煌的艺术篇章。再次祝贺您,愿您的书法之路越走越宽广!
第一届全国硬笔书法比赛中,特等奖获得者有哪几位,能否分享一下他们的作品?
1985年,第一届全国硬笔书法比赛涌现出一批硬笔书法家。这些获奖硬笔书法作品,让人一看,就给人一种古香古韵的感觉,能够将毛笔书法的用笔及结构之法,灵活巧妙地运用到自己的硬笔书法作品上,而且还能恰到好处,尤其是很多书家融汇了小楷经典作品的笔意,虽然使用的是硬笔,但是依然写出了毛笔书法的质感,就凭这一点,就让我们现在的很多书法家们惭愧,这一点,也得到了广大网友朋友的认可和肯定,从这些获奖作品上看,各种书体的种类几乎都有,行书写得自有流畅,楷书端庄秀丽,工整有法,尤其能够看出有晋唐小楷之法,而草书也写得跌宕起伏,笔意连通,大气磅礴。
但我认为客观讲,首届硬笔书法大赛,水平普遍不是很高,今天看来,即便有些普通的书法爱好者,也可以得特等奖,应该那时练硬笔书法的人少的原因吧。在这些特等奖获奖者中,任平的水平是比较高的。硬笔书法,应该着重于楷行,因为硬笔体现不了太多的书法技巧,笔画也无法有太多的变化多端,而且主要适用于日常书写,用硬笔写草书,其实并没有太大的意义。我们来欣赏一下当年作品的风***吧。
1985年第一屆全国硬笔书法比赛是我国硬笔书法发展进程中一件大事,参赛者达百万之众,后来的赛事再没有这么大规模。在介绍十位特等獎得主前,先简单回顾一下纲笔书法历史。钢笔传到中国不过百年,正逢新文化运动,鲁迅.胡適.郁达夫等开始以钢笔写作,1935年,陈公哲出了"一笔行书钢笔千字文",是蘸水笔连笔竖写,这是我国第一本钢笔字帖,1939年黄若舟写的"通书"影响也很大,1949年白蕉.散木两书法家合写的"钢笔字范"出版,将钢笔字从实用升华到艺术境界,1954年沈六峰(沈子善)的"纲笔字的练习和写法"出版,1958年黄若舟"汉字快写法"出版,前后印量达1300万册,是一本影响巨大的字帖,70年代末以后,硬笔书法呈成熟壮大期,但此前一直称钢笔字,并无钢笔书法的概念,1980年,美协主席江丰为庞中华的"谈谈学写钢笔字"一书写序言中肯定了"钢笔书法"这一提法,此后各种钢笔书法字帖大量出版,也有不少赛事开展,在这一背景下,1585年的全国大赛对后来的钢笔书法发展有十分重要意义,大赛中十位特等奖获得者的名字也被对硬笔书法爱好者所熟知。
这十位特奖获得者是:曹宝麟,赵彦良,張秀(女),刘惠浦,任平,马明,仇寅,葛全胜,顾仲安,张杰。
赵彦良作品,上海人,1966年支彊,89年中国新闻学院毕业,新疆建设兵团文联***,新疆书协***。
曹宝麟作品,上海人,当代著名书法
家,安徽省师范大学语言研究所工作,教授,博士师导师。
任平作品,江苏人,杭州大学中文系毕业,博士,曾任浙大教授,现中国艺术研究院教授,博导。
張秀作品,特等奖获得者唯一女性,湖北省博物馆研究员,湖北书协副***。
刘惠浦作品,湖南人,贵州书协理事,省文史馆特聘研究员,
马明作品,江苏人,一直从事中学[_a***_]工作,特级数学教师。
仇寅作品,江苏人,后入职方正字庫,获"字体男神"之称。
葛全胜作品,北大高材生,还就读中科大研究院,研究员,博导,中科院院士,当年得特等奖时22岁,后因工作淡出书坛。
顾仲安作品,习钢笔书法前己是毛笔书法家,硬笔书法有很好的毛笔书法艺术根底。
张杰作品,江西南昌人。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在线书法比赛作品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在线书法比赛作品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