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楷书行书名家书法作品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楷书行书名家书法作品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除了楷书草书,行书还有什么书?
篆书又可细分为大篆和小篆,大篆又包含甲骨文,金文,石鼓文(又称籀文),小篆主要是秦统一六国后统一的秦篆。
隶书是从篆演变而来,它是***的下级官吏为了书写便捷对一些笔法进行了简化或是改变写法而产生的一种书体。比较典型的碑帖《曹全碑》《孔宙碑》《张迁碑》《乙瑛碑》
楷书,是在魏晋时期形成和发展的,由隶书演变而来,在唐代达到巅峰!碑帖代表《黄庭经》《勤礼碑》《玄秘塔碑》。
草书又分为今草和章草,今草又称狂草,王羲之,怀素,贺知章等为代表。章草是在隶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代表名贴《急就篇》
隶书、楷书、草书、行书,各自的特点是什么?
隶书:亦称汉隶,是汉字中常见的一种庄重的字体,书写效果略微宽扁,横画长而直画短,呈长方形状,讲究“蚕头雁尾”、“一波三折”。
楷书:楷书又称"正书""真书".从隶书逐渐演变而来,更趋简化,字形由扁改 方,笔划中简省了汉隶的波势,横平竖直,特点在于规矩整齐,形体方正,笔画平直。所以称为楷法,是因为此书法可以作为"楷模"通行的书体,一直沿用至今.
草书:汉字的一种字体,特点是结构简省、笔画连绵。形成于汉代,是为了书写简便在隶书基础上演变出来的。有章草、今草、狂草之分。
行书:在楷书的基础上发展起源的,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是为了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的。 楷法多于草法的叫“行楷”,草法多于楷法的叫“行草”。
《兰亭序》被称“天下第一行书”,天下第一楷书和草书又是什么?
所谓“天下第一”,是符合大多数人审美并热衷追捧学习的代表。所以各人喜好不同,心里的“天下第一”也各不同。比如菜系,哪个算得“天下第一”?各人口味不同!王義之的《兰亭序》之所以无争议地排在“天下第一”,是因为此帖的艺术造诣实在登峰造极,无可比拟。
楷书、赵体和行书,最好练的是什么字体?
赵孟頫的字体一般称之为行楷。也就是说,赵孟頫并没有严格意义上的楷书。不知道你说的楷书是哪一个帖子。但是无论是哪一个帖子,与行书仅仅是一层薄薄的窗户纸而已。你只要喜欢,拿起他任何一个行书法帖,或者行楷法帖,都可以很快上手进入状态。所以,一旦学了赵孟頫,就可以很容易地从行楷,到行书,再到草书,这样一路继续走下去。
反过来看看晋唐其他书法家。他们的楷书与行书之间的区别相当大。例如王羲之,颜真卿,如果学了他们的楷书,再去学他们的行书,不是那么容易的。很困难。完全不是一个概念。
所以,有很多学习赵孟頫书法的人,就是冲着将来过渡到行书比较容易而来的。一旦入门了,就不应该改学别的风格。
一点个人见解而已。
楷书学习赵体是可以的,赵体指的是元代著名书法家赵孟頫的楷书,赵孟頫本身就是楷书四大家之一,和唐代的颜真卿、柳公权和欧阳询齐名。
赵孟頫的楷书非常出众,他的大楷学习钟繇和智永的楷书,同时加入魏晋行书的笔法,去掉了欧体、颜体和柳体等唐代楷书顿挫用笔,书写非常流畅,和唐代的楷书有很大的不同,赵孟頫中年以后,又在他的楷书里加入了李北海的笔法,使他的笔力更加雄健,风格更是卓然超群,自成一家。
赵孟頫楷书
其大楷的代表作品有:《胆巴碑》、《湖州妙严寺记》、《玄妙观重修三门记》等等。
在书法的创作上,赵孟頫是一个五体兼擅的大家,虽然他的楷书卓然出众,但是最能体现他的书法成就的还是他的行草书。
他的行草书初学高宗、释智永,后来又学习晋唐书法大家,对于王羲之和王献之的学习可以说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宋濂说他学习书法非常用功,把王羲之和王献之的书法临摹了好几百遍,其书法在当时就已经“盛名充塞海内”。
赵孟頫行书《兰亭十三跋》局部
赵孟頫的在学习古人的行书基础上,也有自己对于行书的理解,他的行书可以说以“中和”二字贯穿始终,无论他学习谁的书法,到了他的笔下总能变的温润秀雅,把牙和俗的度掌握的恰到好处,文质彬彬,不激不励,温婉而平和。很多人不建议学习赵孟頫,说容易写俗,其实就是没有掌握好这个度。
赵孟頫的行书代表作品有:《兰亭十三跋》、《归去来兮辞》、《前后赤壁赋》等等。
赵孟頫行书《赤壁赋》
综上所述,根据题主的情况,题主楷书学习的赵体,建议行书还继续学习赵孟頫的行书,这是最好的选择,等行书入门以后,可再去学习王羲之、王献之书法。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楷书行书名家书法作品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楷书行书名家书法作品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