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书法字帖大观帖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书法字帖大观帖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李福君书法介绍?
  2. 书法学到一定程度后想学草书的话,怎么练习草书比较科学?有什么推荐的草书字帖可以临摹?
  3. 清代以前学习书法,主要临摹碑帖,为什么没有碑帖之分?

李福君书法介绍?

李福军先生自幼酷爱书法艺术,七岁开始临帖,曾习历代名家书谱字帖并受当代杨再春、赵玉亭、启功刘炳森老师的熏陶,至今数几十年,研耕不掇,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字大到榜书,小到蝇头。专长行草,厚重遒劲。楷、隶、行、草、篆、甲骨文金文等,均已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

书法学到一定程度后想学草书的话,怎么练习草书比较科学?有什么推荐的草书字帖可以临摹

临习草书一开始也要临习楷书一样,精致临写,笔笔到位,速度也要很慢,技法到位,然后可以慢慢熟能生巧,增加自然书写感。推荐字帖《书谱》,《大观帖》,《智永草书千字文》等均可学习

书法字帖大观帖,书法字帖大观帖图片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行书同楷书相比有明显的流动感,这是由于书写的快捷、笔画和牵丝索带而导致的结果,这也是行书自身的特点。初学行书帖推荐王羲之圣教序》,运笔章法一气呵成,尤其对初学者建立行书结构的基础非常合适。也可以临李思训《云摩将军碑》但要注意克服瘦赢的毛病。

王羲之《兰亭序

孟頫洛神赋》《胆巴碑》

书法字帖大观帖,书法字帖大观帖图片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米芾 《蜀素帖》(非常好的行书范本,也适合 初学)《苕溪诗帖》(相当精彩的行书,学此可以体会行书灵动之气)

我老师经常临摹王铎行书,我们绘画和书法分不开,说王铎的书法出轨入矩,张弛有度,充满流转自如,力道千钧的力量。要有一定的功力。董其昌,文征明的行书都不错

上面师傅说的不错,你要想学习草书,临摹是最累的,你要明白草书是如何书写的,在你的基础上慢慢演变,这样才是属于你的风格,也可以在成品之后对比和修改,一味的临摹只会失去自己

书法字帖大观帖,书法字帖大观帖图片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这是因人而异的,并不代表着书法家就是万能的,什么形式、风格都可以一蹴而就,最能代表你风格的流派只有在长期的雕琢中才能体会到,这一点,并不是什么人都能做到的。

清代以前学习书法,主要临摹碑帖,为什么没有碑帖之分?

简明扼要的说,碑是下葬用的刻在石头上的文字墓志铭的碑刻或者摩崖石刻拓本;贴是将名家写在帛或纸上的墨迹原作刻在木板之上或者石上可以多次拓制的拓本,以便广泛流传。所以说碑和贴是有明显区别的。

帖学是相对碑学而言的,宋元明清的贴学,主要是针对宋朝而言的刻贴之风,宋以前书迹的流传主要靠碑刻和临摹,比如唐朝临摹二王的书迹;另外就是刻碑,比如欧、褚、颜、柳等碑刻作品,为了流传便于学习,由宋朝***开始刻贴,而后逐步繁荣,到清朝字贴已广泛普及。要说清以前学书法主要临摹碑贴,可能是学习隶、篆或者魏碑体,因为这几种书体临碑拓本可以速成!


碑帖是碑和帖的合称,实际“碑”指的是石刻的拓本,“帖”指的是将古人著名的墨迹,刻在木板上或石上汇集而成。在印刷术发展的前期,碑的拓本和帖的拓本都是传播文化的重要手段。

书法在王羲之之后就开始分裂为南北两派,而董其昌则提出笔分南北。

古人,特别是在唐宋明时,书法家辈出,人们学习可以以书法家的真迹为蓝本,进行临摹。

真的书法学习纷争,是在清朝开始的,准确说是从康有为开始的。

古人学习书法,最好能见到真迹,但是真迹哪有那么多,那么好见的,尤其是到了清朝,真迹就更少了。那怎么办呢?只能临碑,毕竟碑比真迹更易保存

康有为尤其推崇六朝碑学,其一生都在临摹碑学。而康有为在近代影响深远,是各阶层崇拜的对象,其书法理论也产生深远影响。

其实,对于书法的学习,究竟以什么为对象?可以说,众说纷纭,各有道理。我认为,临帖也好,摹碑也好,只要能学其精髓,领会真谛,碑帖都可以,最好能推陈出新,产生更高的成就。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书法字帖大观帖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书法字帖大观帖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